广州日报讯 (全媒体记者魏丽娜 通讯员陈思)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广州市新兴支柱产业之一,广州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,成立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,制定了相关规划。广州市审计局积极落实上级部署,近日出台《广州市审计局在生物医药领域落实审计容错的实施意见(试行)》金牛王,针对特定产业领域推出的容错办法,建立包容审慎的审计评价体系,营造鼓励创新、宽容失误、允许试错的环境,助力广州建设“12218”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生物医药研发周期长、投入大、风险高,九死一生,创新之路“道阻且长”,传统的审计标准模式难以契合产业特性,一些创新过程容易被误判为违规。因担心追责,企业和科研单位求稳怕错,对生物医药科研创新不积极。《实施意见》是审计首次针对特定产业领域出台容错办法,为敢于创新的企业和人员“卸包袱”,让企业敢投入、敢试错,营造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。
通过深入调研、精准把脉,《实施意见》结合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不同阶段的特征,有针对性地细化了各环节容错的边界和具体情形,划定容错“安全区”。同时明确适用程序,确保容错认定严谨公正,实现更加精准的审计,切实赋能产业创新活力释放。
在审计工作中强化担当,要求审计人员结合实际用好审计容错,动态跟踪适用效果并及时调整优化。同时与工信、医保、卫健、科技、财政等部门加强沟通协同,将审计容错与新的产业扶持政策紧密结合,适时调整,吸引更多资本、人才和技术向生物医药领域集聚,助力广州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。
大智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